新聞中心
今年水頭石博會到底牛什么?作者:蔡勇猛 葉旺強 來源:《海西石材》雜志 時間:2015-9-19 9:38:39
二十年滄桑巨變,成就了水頭“世界石都”的響亮口碑,它是世界最大的石材生產加工基地,亦是中國石材行業的引領者。與之繁榮共生、相輔相成的,則是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博會,十五年風雨積淀,造就了一個國際性的石材交流盛會、全球石材人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 然而,近幾年來,隨著中國整體經濟形勢下滑并進入新一輪盤整期,中國石材行業行情不可避免地遭受波及。尤其是2015年,石材市場行情更是呈現斷崖式下滑。一系列內外壓力的激增,使得南安石材貿易的前景顯得撲朔迷離。 走過十五年輝煌歷程的水頭石博會,也隨之進到了一個新高度——一方面,國內各地同類展會雨后春筍般崛起,水頭石博會迫切需要升級展會的方式,檔次,配套服務,以適應當下市場的發展需要;一方面,石材行情陡變,使得眾多的參展客商對即將到來的第十六屆水頭石博會有著更多元化的訴求。 自身發展的迫切內需以及肩負石材人期待的雙重壓力,在這嚴峻的市場形勢之下,水頭石博會又該如何突圍破局?
全新展館首亮相,打造一個更具含金量的石博會
在第十六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組委會負責人潘鵬章看來,深刻地洞悉行業發展的本性和趨勢,與時俱進地創新永遠是贏得競爭的不二法門。 “針對市場趨勢的需求,要打造強勢的展會品牌,更需要創造性的舉措、超常規的創新模式。大膽探路的創新實踐便顯得彌足珍貴?!迸所i章對《海西石材》雜志說道:“由于大環境的整體下滑,在今年石博會的定位上更該有所改變。求新求變的第一步,便是將石博會的主展館遷移到海西石材城中。” 據了解,第十六屆石博會主展館,整體規模比去年大一倍,整個展館面積達11萬平方米。不僅整體建設規格更高,鋼結構布局更加科學,而且新展館遼闊的場地也可以徹底解決展會期間停車位不足的尷尬問題。 “不僅是主展館在整體硬件形象上有了顯著提升,今年的展會還將為參展商提供更多元化、人性化的配套服務。如,考慮到參展客商需求,在餐飲方面,展區內設置有一座酒樓,參展客商可以方便地解決用餐問題;考慮到有些客商來自中東伊斯蘭教地區,在園區的角樓還專門設置了一個禮拜堂供這些客商做禮拜;在交通方面,海西石材城派出了10輛專車,每隔10分鐘一班由水頭鎮區直達展館門口。從整體硬件到多元配套的進一步完善,使得我們更有底氣去顛覆以往的辦展思路,為所有的參展商和觀眾打造出一個更具含金量的石材盛會?!迸所i章介紹道。
作為第十六屆水頭石博會的舉辦場地——海西石材城大板市場二期,正緊張施工中,目前已完成主體結構。
產業鏈大融合
按照顛覆傳統的思路,第十六屆石博會的宣傳不再單純地局限于面向石材行業,而是嘗試著往下游行業延伸,比如建筑、設計、裝飾燈等行業。目前,石博會組委會已多次組織團隊,以水頭國際石博會的名義,廣泛地參與國內外的建筑展、房地產展以及設計展,為石博會造勢預熱。 “在石材行業與下游行業的對接上,我們已經有過多次的嘗試,而這幾次的對接會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因此在本屆水頭石博會,我們將嘗試擴大對接會的規模并增加場次,利用石博會這個平臺,邀請國內外重點設計單位、著名設計師、建筑企業和新石材品種的礦主進行對接,為他們提供一個新品推介的快速通道,同時為設計師設計和建筑企業施工提供更多的材料選擇;此外,我們還嘗試促成原材料商、機械企業、石材企業以及物流企業的對接,以期打通行業的上下游,更有效地撮合彼此的合作,并形成產業鏈的大融合?!迸所i章向《海西石材》雜志介紹道。 為了吸引更多更加具有專業性的觀眾參展,組委會還策劃了“石博會萬里行”活動,由一支專門的行動小組,遠赴全國各地上門拜訪當地石材經銷商、建筑商、設計師等專業人士。 及至今日,石博會萬里行足跡已經遍布上海、杭州、長沙、南京、南昌等省會城市。按照既定規劃,這支團隊還將馬不停蹄地奔赴廣東、廣西、山東、天津、北京等國內各大石材產區以及土耳其、意大利、巴西等國外礦石產區,進一步為石博會宣傳造勢,廣聚人氣。
賦予石博會文化內涵
賦予石材文化內涵,是近年來石材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個主流趨勢,志在打造具備時代感的第十六屆水頭石博會,也嘗試著將文化內涵融于展會之中。 實際上,早在第十四屆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上,“文化”就曾作為展會三大主題之一,以展會形式引導企業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發展文化創意石材,進而提高石材的科技含量與文化附加值。 今年在文化內涵的延伸以及融匯上,組委會明顯加快了步伐,于6月份便策劃組織了一場名為“弘揚石文化 共筑海絲夢”的全國征文、攝影大賽,其優秀作品也將于本屆石博會上進行展示。 “對于石材產業而言,文化元素的融入是其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在這個轉型升級的節點,石博會有責任和義務,讓更多人了解石材的全貌和深層次的文化元素,以此帶動整個行業的文化認識,真正做到石材的文化層次、產業文化上,而不僅僅止于行業本身的商業認識。攝影活動是我們的一種嘗試與創新,而活動的成功舉辦,更給了我們繼續深挖石材文化內涵的信心。”潘鵬章如是說。
深化交流 加強聯動
溝通交流,資源共享也是第十六屆石博會的一個主旋律。從本屆石博會展館分區安排上便可一窺端倪。 據介紹,今年的水頭石博會打破常規,按照幾個板塊、幾個功能來進行區域品牌的打造,形成集體效應和聚焦功能。全國主要的產石省份,如內蒙古、新疆、湖北、山東、廣西等地,按照地域位置打造成如內蒙古館、新疆館的形式,形成更大的地方品牌效益和影響力;另外,展館還設置有產業平臺區,展會將與山東平邑、江蘇南通等各地具有影響力的石材產業市場合作,由其牽頭組織產業城內的企業參展。 “我們以這種形式來規劃展館區位,目的便是借著石博會這個平臺,強化全國各個石材產區之間的溝通互動。現在我們還在籌備一個會議,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召集這幾個石材主要產區的代表,坐在一起,互相分享交流彼此的觀點,商討一些對策。因為中國石材行業今年的這種形勢,是誰都沒有碰到過的,越是寒冬,越需要抱團取暖。”潘鵬章對《海西石材》雜志說道。 秉持著深化交流的理念,本屆石博會還將舉辦多項配套活動,世界石材聯誼大會、礦山新品應用設計大賽以及海西石文化活動…… 理念決定戰略,思想決定未來。嚴峻的市場形勢,亟需水頭石博會進行一場“蝶變”,而逆勢破局,亦是其必須經受的“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