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你跟上轉型升級的腳步了嗎?作者:陳紅梅 來源:《海西石材》雜志 時間:2014-6-12 16:57:55 中國石材業是一個年輕的行業,嚴格意義上的現代石材工業僅有二三十年的發展歷史。南安石材就在這風雨二三十年中成長為“影響世界的國際石都”。正因為抓住了經濟高速發展的機遇,南安石材才在短期內獲得迅猛的發展,也同樣因為行業處于初級階段,出現深層次問題而面臨著瓶頸:產業整體不夠成熟,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區聯動效應不明顯。從宏觀角度來看,只要能做到產業的創新和升級,這些問題解決起來都不難,但落實到個體的石材企業身上,又該從哪里著手去做呢?
走向成熟,產業提級做強
近年來,郎咸平致力傳播他的“產業鏈競爭”觀念。今天的國際競爭已經不是企業的競爭、產品的競爭,而是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產業鏈市場競爭時代。如何抓住這個行業艱難的瓶頸時期做資源的整合,進一步打通產業鏈,使企業能夠在經濟回暖時及時得到快速發展,這對石材人而言是一種考驗。筆者認為,隨著未來石材行業競爭的逐步加劇,綜合型石材企業(集成供應商)將是最具市場競爭力,并占領行業高地的中堅力量。 石材產業鏈構成:從礦山開采到荒料交易,再到大板加工,其中從荒料到大板可以統稱為“大板經銷”;隨后便是異型產品加工、規格板加工、外協采購等,然后是工程石材經銷環節,這一段統稱為“工程石材設計加工”;最后是石材安裝和護理等相關產業。其中“工程石材設計加工”就是整條產業鏈里面最具盈利能力的一環。少數龍頭企業意識到了,并為之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大多數中小企業還并未付諸行動。
整個行業的成熟,不是單幾家龍頭企業做得漂亮即可,而是整個產業鏈上相關中小企業也能隨之同步繁榮,才真正體現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海西國際石材交易中心招商部經理卓向東說道:“目前南安石材行業整合產業鏈的理念已經初步形成,一些龍頭企業也已在踐行,但是中小企業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力量略顯單薄。海西石材交易中心就提供了這樣的平臺。在石材服務領域上,海西石材交易中心是超前的。我們專注做服務,服務于有遠見卓識、力求轉型亟需升級的中小企業。” 在海西國際石材交易中心,記者見識了一個具有高效整合、快速反映市場需求的綜合服務平臺。包括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加工制造、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等在內的所有需求,在海西園區內都能輕松接洽相關的入駐企業。在此基礎上還能往石材行業上下游縱向延伸,實現上下游資源平衡配置,讓創新與品牌貫穿始終,這不但有利于強化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而且可以實現企業資源互補,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卓向東談到:“目前做全產業鏈的整合升級必然是大勢所趨,只有將產業鏈整體提升,才能縱向整合市場資源,企業才能做到對自身資源的最優配置,從而引領產業走向成熟。”
擁抱變化,產品提質做新
與其在困難面前固步自封、怨天尤人,不如跨出一步、改變自己。產品原料也許只有一種,但產品的內在價值卻有無限大,好像一碗清水,想喝出不同尋常的味道,就得精心往里面放有特色的料——這就是“擁抱變化”的力量。 面對日益嚴峻的外貿形勢,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戰略研究部某研究員表示,以綜合質量提升的產品正在逐漸取代以數量擴張的產品發展格局,外貿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這個時候更應苦練內功,提升競爭力,即給產品上多植入入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才有可能另辟蹊徑、突破困境。南安石材也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積極改變,尋求突破。可以說,南安石材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轉型升級變革。變革的核心就在于引進文化創意,提升產品附加值。 南安石材早期在行業內開展創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活動,指導石材企業創建技術研發部、實驗室和檢測室,并培訓出了諸如英良石材、東星石材、凌云玉石等具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在商務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名單中,南安石材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通過考評的石材產業示范基地。 收藏有天然大理石系列、半寶石系列、化石系列、水晶系列等來自世界各地稀有石種的英良五號倉庫體驗館,成為設計師、裝飾公司青睞的選材寶庫。英良石材董事長劉良認為,石材產業的競爭早已不是原先看看產地、比比價格等膚淺的階段,而是走向了講品牌、論文化的細化階段,石材要想發展,就需要與設計、文化相結合,從單純的功能性產品轉型成為具有獨特附加值的產品,才有可能獲得市場的認同。 “沒有開發出新品,沒有差異化,企業只能在低端市場與眾多石材廠爭個你死我活,這樣的賺錢方式太累。”東星集團總經理蔡小楷說,要提升產品附加值,就要引入創意和設計。東星石材在提升產品“附加值”上可謂用心良苦,既有對自身不斷的提升和歷練,又有對外部資源獨到的眼光和挖掘,引導石材產業注入文化創意元素。目前東星正集中優勢資源,以“奢石大板館”、“玉藝珍石館”為雛形,打造更高端的文化創意產業園類型的復合型平臺——“東星奢石城”。 凌云石業是帶領水頭板材加工企業向玉石加工轉型的帶頭大哥,凌云石業從工程石材加工、玉石原料貿易起家,后專攻玉石工藝品,展示玉石文化,提升石材高端應用。企業負責人表示,荒石料尤其是玉石資源越來越緊缺,加工成工藝品,附加值大大提升。以一款取自喜馬拉雅山山脈南部的玉石為例,在經過14道工序后,加工成的家居工藝品賣價可達數十萬元,很受高端業主歡迎。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表示,隨著全國各地石材市場的崛起,水頭石材業的龍頭地位已經受到撼動,特別是廣東云浮,打出了“中國·云浮國際石材產業城”的口號,并在產業轉型升級上作出了很多探索,南安石材唯有摒棄舊觀念,搶先轉型才能走出智造之路。
產業合作,產區提速做大
“產業合作”已經成為目前大多數石材企業對未來發展的共識,轉型換擋期,產業合作成為新風向標,“忽視產業合作,單打獨斗或者意氣用事,都必定會無路可走!”幾位南安水頭和石井石材企業負責人斬釘截鐵地說。 同一產業的企業在合作中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形成連續密切的產業集群,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主要辦法,產業集群化將行業內的中小企業集中在一定的區域,類似海西國際石材交易中心這類大型市場,進一步加強企業間分工協作,從而形成了更有效的組合營銷方式,而且把產業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結合起來,使產業空間的鄰近性得到增強,極大地降低企業間的頻繁買賣與交通運輸成本,提高區內企業的經營效益。 廈門石材商會許榮旗認為,現在的石材行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企業的轉型升級必須要進行產業合作,抱團發展,實現資源控制、聯合開發、技術互補等優勢競爭力,為今后的發展鋪設道路。 龍頭企業尋求擴張資源的合作早已表現出國際化的趨勢。萬里石集團董事長胡精沛就表示,2014年其在海外的第二個工廠就要投產,該工廠位于南非,在原石資源旁邊,這樣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也能縮減銷往歐洲的費用。 大型企業力量雄厚尚且尋求合作,中型企業抱團發展更顯緊實。這幾年,不少南安石材企業結成“聯盟”,抱團到國外購買礦山和投資產業園。奧力石業與新東源石業、日升石材、南升石業等石材企業合作成立香港遠洋礦業投資公司,組建采購聯盟,共同開發土耳其礦山。為了更好地運作礦業公司,奧力石業在土耳其建立了一套礦山管理系統,并組建了一個土耳其礦山圖書館,為前往土耳其采購石材的中國人匹配相應的解決方案。“不管是開發礦山資源還是投建石材產業園,都需要巨額資金和資源,幾家企業共同合作無疑可以緩解資金壓力,降低投資風險,同時投資方之間可以整合資源、優勢互補,也就是資金的大聯盟。”奧力石業總經理呂奉先表示。 入駐專業服務性強的大平臺則是中小型成長性企業尋求突圍的方式。坐落于水頭濱海新城的海西國際石材交易中心自去年11月以來,人氣持續爆棚。海西石材交易中心招商專員孫小姐表示,荒料堆場客戶已滿,條板店面全部租罄,大板市場3萬多個架子位也已預訂過半。該交易中心的入駐客戶南安市寶佳石業負責人李國派表示,“直面客戶,‘一站式’的運營,加上完整的配套服務,都非常專業到位。這個平臺做起來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這一點我很有信心,當初選擇入駐海西石材交易中心就是看中這一點。” 據悉,海西國際石材交易中心匯聚中小企業,集市場、交易、物流、倉儲、展覽、總部經濟于一體,并提供融資、貿易代理、保稅通關、商務辦公、信息發布、創意設計、石材技術交流等石材產業相關配套服務,在這個完整的配套項目下,結合水頭市場優勢、廈門物流優勢,通過組建采購聯盟、市場聯盟和資金聯盟,為石材產業鏈各環節企業之間提供無縫的商業平臺,各個環節明確分工,服務高度專業化,形成產業、基地、市場相互聯動,最終實現專業石材市場與產業集群共生共榮。海西國際石材交易中心招商部經理卓向東表示,這是我們的愿景,也是我們的目標——將海西國際石材交易中心打造成“全球石材行業最好的現代綜合服務平臺”,成為輻射全球的世界級石材交易中心。 在經濟學領域有個觀點認為:每個行業在每20-30年都會有一個瓶頸,也就是拐點。危機與機遇并存,這也是行業優勝劣汰、企業各顯神通的大好時機。怎樣朝著千億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這是石材從業者都必須要深思并為之踐行的課題。 |
- 上一篇